丁年庚月效应也许应验十次,但注定成不
曾经有人通过观察白癜风得出一个惊人论断:美股在尾数为7的年份股市会回调,当年的9、10月份会有暴跌。这就是「丁年庚月效应」。
这是有切实数据支撑的。回望历史,我们能感受这个规律有多么神奇。
年10月19日,道琼斯指数一天跌了22.3%,亿美元 蒸发,打破了历史记录。因此,这一天被被称为「黑色星期一」。这次股灾让人们记忆深刻,多年后回顾,仍然瑟瑟发抖。
因为有了这次崩盘,美国的金融机构才痛定思痛,推动催生出了一些新事物。
这其中就包括熔断机制和ETF基金。
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对标普指数期货实行过日交易价格为3%的价格限制,但年就被废除了。
年股灾之后,熔断机制再次被提上日程。最终在年,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和证券委员会批准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熔断机制。
根据规定,当标普指数短时间内下跌7%时,美国所有的证券交易所都暂停15分钟。
自制度颁布至今,美股共熔断5次,其中四次是发生在年疫情期间。
股灾也推动了ETF基金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这次崩盘也让机构们开始思考,场外基金都是按照当天的收盘价计算价格,申购赎回,至少要T+1,而一旦遇到股市的暴涨暴跌,投资者根本没法及时交易。ETF基金就能解决基金的流动性问题。
ETF基金最早诞生于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年), 支ETF基金是TIPS。
年,美国才推出自己的 支ETF基金-标普ETF(SPDR)。
时间来到年7月2日,泰国发表一项重要声明-泰铢对美元从固定汇率变为浮动汇率,索罗斯向美国借入大量泰铢,然后大量抛售,导致泰铢当日贬值15%以上。这成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导火索。后来他用同样的方法做空日元、韩元和港元。
不久,这场风暴席卷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货币大幅贬值,股市惨遭血洗。
蝴蝶效应越来越强,美国也不能独善其身。10月27日,美股暴跌6.9%,当日还触发了 次熔断机制,提前收盘。这是自年制定熔断机制的 次。
年又是不平静的一年。石油价格飞涨,美国国内通胀率飙升,美联储被迫提升利率,收紧银根。购房者还款压力骤增,开始出现违约、断供,次贷海啸拉开帷幕。8月份次贷危机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当年10月11日,道琼斯指数达到当时的 点.10点之后,出现闪崩,开启了2年的熊市之旅。
根据这个效应,我们可以轻易地推断出,年特别是9、10月份,美股将会迎来下一轮大的调整。
然而,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年美股是牛市,假如你根据以上推论做空美股,可能会输得很惨。
这样的理论看起来有真实的数据做支撑,可惜数据量远远不够,而且数据也没有做「降噪」处理,最终得出来的结论完全站不住脚,这样的情况被称为「数据挖掘」(DataMining)或者「数据窥测」(DataSnooping)。
大脑喜欢模式,所以没法忍受没有规律的事情,从不规律中也能总结出规律,可惜这种尝试最终还是缘木求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