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货币的贬值问题

上周,人民币兑美元出现了猛烈的下跌走势,离岸汇率跌了2.28%,有很多朋友纷纷询问为啥跌。在此以专栏文字和看图说话的方式简要地回答一下。

首先,与国内国际供应链的此消彼长有关。一个大背景是,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加权平均价(CFET指数)在过去的两年里从最低91大幅上涨到,也就是中国出口企业所承担的综合汇率水平,比起年七月的低点,已经上涨了18%左右。之所以涨得那么凶,是因为全球供应链因疫情原因断裂,而中国这边疫情控制得好所以供应链运转相对顺畅。但是,中国出口行业的景气度最近有所回落,海外与我们竞争的供应链开始逐渐恢复,而长三角的供应链则因为疫情反复而有所停滞。在此背景下,回吐一部分此前的涨幅也是理所应当的。

其次,人民币兑美元的这轮贬值,可以看作是对日元兑美元快速贬值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取代了日本成为东亚供应链的枢纽国家,中日之间的产业结构也越来越趋同,日元汇率大幅快速贬值会伤害到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今年两会确定了咱们的经济增速应该为5.5%,但是由于疫情影响,上半年并不乐观,所以,人民币汇率太强不利于保增长和保就业。日元在三月初以来兑美元贬值了百分之十。相比之下,人民币兑美元从这周开始贬值,目前贬值了2.28%。当然,我并不认为人民币会跟着日元同等幅度地贬值,因为两个国家的经济基本面不同,国际国内的政策空间也不同。

受日元贬值的影响,新台币、韩元、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等出口国的货币都有所贬值。东亚供应链所涉各国其实是一根藤上的蚂蚱,日本虽然不再是龙头和核心,但是它撒丫子逃跑时,还是会扯别人后腿。

那么问题来了,日元这两个月为什么要快速贬值?按说日元是全球套息交易的重要融资货币,俄乌冲突导致全球风险加大的背景下,套息交易的解除本来应该会导致日元上涨。换言之,为什么传统的避险货币日元不再表现出逆周期性?

我的理解,第一个原因,俄乌冲突加剧了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从而影响日本原本已不太乐观的国际收支平衡。

第二个原因,美国通胀高企,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正在强势加息,全年宣称要加六次。(捎带说一句,我一贯认为美联储无法持续大幅加息,它不能真的把联邦政府的平均融资成本抬高到4%以上去,短期加得越猛,后年降息扩表就越狠,我至今仍然如此认为。)美元指数最近一年来表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已经上升了10%。日本国内通胀相比美国要好一些,所以继续放松货币和财政政策,量化宽松加上给民众和企业变着法子发点儿钱以保民生保就业,所以日元相对于美元大幅下跌。

第三,这种贬值应该是日本政府乐见的局面。

接下来的问题是,日元这波贬值能有多大空间?会不会持续贬值?我的估计是,极限情况下,这一波贬值最多还有10%左右的空间。一般来说,少子老龄化社会由于本土消费的萎缩,其货币通常是很强势的,而且日本在全球拥有三万亿美元的海外净资产,高居全球首位。当然,俗话说,坐吃山空,如果日本品牌及其在亚洲各地布局的产业,在中韩的竞争中持续萎缩,那么靠祖上留下的这些钱将来也是不经花的。一些朋友观察到日本汽车的市场竞争力今不如昔,内饰跟十年前没有变化,车里居然还有CD机,显然是没能像中美一样抓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红利。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过程中,日本一意孤行搞氢能车,而中美欧的主流都选择了电动,究竟是氢能好还是电动好,其实技术因素远不如市场因素来得重要:当电动车获得先发优势,相关的研发投入就会快速增加,配套基础设施就能提前完善,从而比氢能路线形成更好的产业和消费生态。日本这次是不是又点错科技树?日本车企会不会重复当年家电行业的命运?也许吧。再剩下的重要行业可能就要数半导体行业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等地的半导体行业相对日本半导体行业市场份额有何变化?也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67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