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简单粗暴的说,对冲基金源于“风险与收益同样重要”的概念,正是这一概念开创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对冲基金的发展,造就了一批金融精英,这些迅速崛起的财富新贵掌握了海量的资本,“富可敌国”说的就是这批人,乔治·索罗斯和他的量子基金正是其中的佼佼者。20世纪90年代初,因为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大的变动,很多封闭国家对西方资本敞开了大门。对冲基金抓住了这个机会。

具体操作手法比较复杂,以他们在东南亚最早狙的泰国为例,简单地说,泰铢当时是和以美元为主的一揽子货币挂钩的,但实际上当时这种挂钩已经很难持续,泰铢贬值是早晚的事。于是索罗斯团队借了一大笔6个月期的泰铢贷款,然后在几天之内卖空了约20亿美元的泰铢,造成市场恐慌,大批泰铢跟着抛售,泰国政府没有足够的外汇买入泰铢以维持和美元的汇率,于是只能宣布放弃联系汇率制,本就贬值压力巨大的泰铢,一实行浮动汇率立刻暴跌,于是引发新一轮恐慌和抛售,继续下跌。等到贷款到期,团队可能只用比如1亿美元(具体数字没有查,只是举例)就能买回当时价值20亿美元的泰铢,剩下的19亿美金除去利息等成本就是净收益了。

索罗斯团队从泰国开始,连续狙击了多个东南亚国家,经济正在起飞的亚洲四小虎从此跌落。其实在此之前他们已经狙击了英镑和墨西哥比索。能被对冲基金这样狙击的国家经济结构必然有问题,这样的结构危机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联储称为“双重危机”,有专门的文章详细介绍“双重危机”,提问者感兴趣可以找来看看。也正因此,虽然受狙击的国家强烈谴责索罗斯,认为他是投机行为,当时的马来西亚总统甚至称他为“罪魁祸首”和“白痴”,但也有部分人认为这些经济体的经济结构本来就蕴含着高风险。奇怪的是,索罗斯并没有对泰铢赶尽杀绝,他只用了能动用的资金的五分之一。索罗斯一直是个很奇怪的人,在资本上时而嗜血,时而悲悯,业内很多人认为他有双重人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12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