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最大面额是100元,为何不发行千元
引言:
在层出不穷的公共安全事件不断触发人们敏锐神经之余,很多人也开始意识到攒钱的重要性,部分年轻人甚至还过起了勒紧裤腰带的日子。由于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钱不值钱”也是经久不衰的社会议题之一。
人民币的最大面额不过是元,很多人以前有过这样的设想,那就是国家为什么不发行千元以上的面额呢?其实,这样做的原因很现实。
科技的发展是一柄双刃剑,当线上转账和网上支付等线上业务被大众逐渐认可时,以德拉鲁公司为首的全球性商业印钞公司同样面临着危机。这家从年开始就为各大银行提供印制钞票服务的公司,最终也要难逃破产的结局。据了解,由于该公司订单数量急剧下降,一直入不敷出,他们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
将视线暂时转为国内,为了更好地与时俱进,我国也顺势推出数字人民币,如今已在各大平台正式上线。也许是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它在短时间内,仍然无法取代传统货币在民众心中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之中,以硬币和各种纸币为主的传统货币暂时不会消失,因为它们还有着重要的社会作用和经济价值。
众所周知,由于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货币制度也不同,例如日本使用的是日元,泰国使用的是泰铢,而韩国使用的是韩元。有趣的是,有些国家的纸币最大面额可以达到上千甚至上万,例如,新加坡货币的最大面额为0新元,而日本最大面额是1万日元。
和他们相比,我国现行货币种类就比较单一了:纸币和硬币,而且纸币的最大面额为元。殊不知,在很久之前,我国也曾发行过0元以上面值的纸币。刚听到这个消息,也许很多人都会大吃一惊,不过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其事。
把时间倒回到我国发行第1套人民币的时候,纸币的种类就多达12种,最小的面额是1元,最大面额为5万元。笼统来看,面额超过元以上的纸币种类多达28种,但这类纸币的发行时间仅持续了5年。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时机不够成熟。
在那个时间段,我国经济还没有全面复苏,全国上下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所以在试用一段时间之后,相关部门发现了一个问题:发行过大面值的纸币可能是弊大于利。因为这不仅会造成短时间的通货膨胀,也会让人们的日常交易出现各种阻力,如找零找不开。
考虑到这套人民币的质量比较差,所以等经济发展增速稳定一点之后,国家紧随其后的发行了第2套人民币,并将面值从5万元调整到10元。直至第4套人民币发行之后,我国人民币最高面值才从10元改到元,并延用至今。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多年的厚积薄发之后,我国逐渐走上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行列,但无论经济如何发展,我国国内始终没有出现0元或更大面额的纸币,这无外乎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考虑到网络移动支付的出现,即便不发行千元以上面值的纸币,也不会对人的生活造成任何影响。就当下来说,现金支付算是一种不为人们所常用的支付手段。毕竟,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年,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10.32亿,其中使用网络支付的用户已经超过80%。
这样一来,即便是精确到一毛钱或者是一分钱,人们只需要扫一扫,就可以轻松完成各种支付或者是交易,既简单又轻松。与之相较,千元以上大面额的纸币,光是找零似乎就会变成一件难事。
其次,虽说纸币是用纸制造而成的,但由于它是人工制造出来的,所以各种货币也暗示着它可以有各种造假的可能,这势必会吸引一些不法分子乘机而入。从专业角度来说,面额越大的纸币,它的鉴定成本就会越高。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的话,如果发行0元以上的纸币,一旦流通到市场或商户手中,那他们损失的可能就不是几天或者是几个月的收入了。
对相关部门而言,光是鉴别和剔除这些假币的成本可能就是无法预估,甚至比制作真纸币的成本还要高,这种得不偿失的做法没人愿意尝试。
另一方面,尤其在社会流通环节之中,千元以上的纸币对消费者或商家来说都是比较麻烦的。于商家来说,他们可能会为找零而浪费时间;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也会因为拿着大把的零钱而感到苦恼。
正因为如此,和千元纸币相比,百元纸币在人们心目中也占据着不可撼动的位置。从理论上来说,千元纸币只可能会让人“用时一时爽”,用过之后就要后悔了。
与此同时,尽管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纸币面额比较大,但事实上,日本人的年收入通常是几百万日元,即便是一个普通日本民众,每月的生活费也可能高达10万日元。仅看这一组数字,似乎就高得吓人。
若直接将这套货币系统引入国内的话,发行的纸币面额太大极其容易出现通货膨胀,从而引发社会恐慌和经济衰退等负面影响,甚至还会让民国时期“带着十万元买火柴”的悲剧重演。结合我国人口基数较大的实际国情来看,这种千元纸币更不适合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了。
小结: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这一点,那就是在分析具体问题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用经验主义那一套做法来照搬照套,这样只会让问题变成沉疴顽疾,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得到解决。正因为如此,我国在发行纸币的时候,才会根据国情使用百元大钞来做纸币面额的“上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