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王的新衣
“我们不需要一个留在德国的国王!”
在曼谷街头,泰国学生军团高举三指手势,与身穿黄色衣服的保王派激烈斗争,甚至爆发流血冲突。总理巴育借疫情顺势推出集会禁令,同时禁止媒体发布威胁言论。此举激起群众愤怒,引发更大规模的游行示威。
这一熟悉的画面,在泰国过去80多年的街头政治剧幕上反复出现。但是,这次或许不一样。
学生军团将斗争矛头从政府转向国王。抗议人群发出反国王言论:“泰国不属于国王”。当皇家轿车前往曼谷大皇宫时,示威群众不但不行跪拜礼,还大声辱骂王后。
这是老国王时代从未有过的。
泰国一直保留着《亵渎王室法》,辱骂国王及王室成员将判处最高15年的徒刑。在每一个泰国人心中,老国王普密蓬·阿杜德是君主立宪制下勤政爱民的“圣君”。保王派及黄衫军团誓死捍卫王室威严及利益。
然而,新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可谓昏庸无能、荒淫无度。他贪恋钱财,扩张王权,干预大选,将宠物狗封为泰国的“空军元帅”。
今年新冠疫情重创泰国旅游业,哇集拉隆功居然长居德国躲避,组建20人“后宫团”,一度成为泰国王室最大的丑闻。
“这样的国王,留着何用?”
示威者高喊:“人民万岁”,提出解散国会、限制王权、修改宪法、取消君主免控权、分解王室财产等政治诉求。
八十多年前,大萧条终结了曼谷王朝的绝对王权;大疫之年,十世而亡?
本文以近80多年泰国政治史为主线,探讨泰国国家现代化进程。
本文目录:
一、平静的革命
二、强人的冲击
三、国王的新衣
四、泰国的前途
01平静的革命
年6月24日早晨,在华欣的海滨圣地,泰王巴差提步(拉玛七世)与王后拉拜,以及两名政府官员正在打高尔夫。这时,一名宫廷官员行色匆匆,穿越球场向他们走来。拉玛七世在这个皇家高尔夫球场第八洞,意识到他的王朝即将崩塌。
曼谷爆发革命!叛党已经占领了部分首都,将大部分亲王扣为人质。叛党由军官及改革派官员组成,他们发表了一篇声明,谴责泰王专制暴政:
“国王的政府将人民视为奴隶与猪狗,没有将他们视为人类。也因此,政府没有帮助人民,只知欺压人民。大家都看得到,国王每年从人民身上榨取数以百万计的钱,供他个人挥霍……
国王一直谎称国家是他的,但全国的人们,你们应该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人民的,不是国王的。”
得知叛乱消息的拉玛七世显得异常淡定,他转身对拉拜王后说:“你看吧,我早就告诉你了。”国王让她打完这一洞再走。
其实,叛党只有70个骨干和几百名士兵组成,他们只是控制了几座重要的大楼和约40名人质。整个过程,没有人员伤亡,没有流血事件,就“使一个建了一百五十年的王朝在短短几小时之间就面临土崩瓦解的厄运。”
这其实是一场典型的泰式革命。“在整个暹罗史(泰国旧称)上,统治者一般不靠蛮力,而是用建立较优越法统的方式取得象征性胜利,从而解决冲突。”几百年来,泰国的政治冲突一直保留这种传统,即法统性的竞争甚于残暴的白刃战。
泰王为何丧失法统性?
19世纪,与东亚诸国的命运类似,暹罗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殖民主义裹挟的民主政治,对王权的法统性构成威胁。
泰国王室的求生欲极强,拉玛四世开始穿着西式服饰,在国际外交上行西方礼仪,以示王室开明、开放、与国际接轨的姿态。为了打消西方对独裁王权的担忧,拉玛四世甚至杜撰了一块神秘的石碑。这块石碑将泰王朝描述成一个民主政体,人民只要摇一下宫外的铃,国王就会出来替他们解决问题。在年的自由贸易谈判中,他将这一石碑的译本交给英国驻香港总督,以博好感。
但是,“国王的新衣”还是被拆穿,年拉玛五世不得不推行现代化改革,史称朱拉隆功改革。他割让马来半岛四个邦给英国,放弃边疆统治权,以确保王权的独立。年,日人村岛奏请泰王推行立宪改革。内容包括“将绝对王权改为立宪王权”,“建立内阁系统”,“提倡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提倡言论自由”等九条。
拉玛五世大力推行改革,包括废除食田制度和奴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同时他还将子女及官员送往西方国家接受教育。但是,拉玛五世拒绝王权改革。朱拉隆功改革足够伟大,很大程度上阻止了西方列强殖民泰国。泰国是中南半岛唯一未被殖民的国家。这被认为是泰国王室的卓越功绩——保卫战争(力量)是君权法统性来源之一。但朱拉隆功改革本质依然是以西方之器巩固暹罗之本,“改变是为了阻止改变”。
朱拉隆功的继承人拉玛六世,曾在英国皇家军事学院和牛津大学接受教育。他一副英国绅士形象,大谈言论自由,但极力维护王权。拉玛六世领悟了王权统治的最高灵魂,那就是神秘主义。他炮制的理论,将国王等同于国家,以混淆视听,维护王权的法统性。
拉玛六世还是一个不错的演员,他在曼谷北部建设了一个巨大的玩具城。这其实是一个政治剧场,里面有国会、法院、银行、宫殿、运河等。他还在剧中扮演了一名平凡的政治人物。如此,王室财政也被这位业余演员挥霍一空。这印证了思想家托克维尔那句话:“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等到拉玛七世接手时,泰国已是一个烂摊子。拉玛七世以现代政治人物自居,穿着西服,平时打高尔夫,不谈王权神秘主义。不幸的是,他上台没几年,欧美世界爆发了大萧条,泰国遭受波及,民众处境堪忧,精英阶层反叛。
主导政变的政治精英,组建了一个党派叫人民党。当时的成员大多数是泰王在年资助的留学巴黎的学生。这群学生接受了新思想,回国后担任军官及政府官员。当时的王权统治已经岌岌可危,年轻军官揭竿而起,曼谷王朝大势已去。
这次革命直接挑战了王权的法统性,他们声称国家主权来自人民,而不是王室。
拉玛七世为了保留最后的法统性,发表声明称:“事实上,我们早就在计划建立君主立宪,人民党这次的作为非常正确,也获得我们的支持”。
国王与人民党开始合作,建立君主立宪制。
年颁布的临时宪法明确泰王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权”,是“是声名远播的神的转世”。临时宪法声称“这块土地的最高权力为全民所有”,但人民党却狡辩地说,为了有时间让人民接受教育,以做好民主政治的准备,全面民选的政府要等十年以后才能建立。
这是不是泰国的格林威治时间?
人类社会可以分为前格林威治时间和后格林威治时间,前是指自然状态,后是指法治状态。王在法下,是现代国家进入格林威治时间的标志。英国在年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实施君主立宪制。英国历史学家托马斯·麦考莱在其《英国史》中盛赞光荣革命是最成功的妥协,是一次幸福革命,而且是最后一次革命。
不过,泰国显然没有这么幸运。这是一场未完成的革命。泰国虽有宪法,但没有真正的宪政。泰国宪法没有真正解决权力来源的根本性问题。泰王丢了江山,但是人民并未主导政权。其中,最大的漏洞是泰国的军队非国家化。军人集团夺走了国王的政权但并未将其交给人民。这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一道极难逾越的坎。
此后,国王(保王党)、军人集团(寡头)与民选政府(人民),三股势力来回争夺政权的法统性。这是泰国80多年国家现代化的主线。
《曼谷每日邮报》这样描述这场革命:“曼谷今早晨起,发现立国一百五十年来最重大的一次政治事件,已经毫无预警地在黎明前几小时悄然发生……除了五世宫殿与大皇宫附近有零星人群以外,一切仿佛风平浪静,不见半点骚动……”
02强人的冲击
拉玛七世曾密谋反击,计划在人民党革命一周年当天逮捕所有成员。但是,因消息泄露,人民党在4天前率先动手,与保王派发生军事冲突。败露后,拉玛七世以治疗眼疾为由前往英国,两年后在暹罗驻伦敦大使馆宣布退位。
年6月9日上午,曼谷大皇宫的国王寝宫传出一声枪声,年仅20岁的拉玛八世头部中弹身亡。关于拉玛八世的死,一直是泰国政治史上的一个谜团。泰国政府对外称,拉玛八世把玩手枪时不慎射杀自己。
拉玛八世9岁继位,其在位11年间,泰国政权被銮披汶·颂堪为首的军人集团把持。銮披汶是一名华裔,祖籍广东潮汕,是泰国史上颇有争议的政治人物。他出身贫寒,但勤苦好学,在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去法国枫丹白露军事学院学习的机会。銮披汶回国后创立了人民党,成为该党六大元老之一。
在年的军事政变成功后,他先后担任了国防部长、陆军总司令,并在年以压倒性的选票优势成为了泰国总理。但是,銮披汶组建的是军人政府,25个内阁成员中有15名是军人。同时,他上台第一个月就逮捕了40位政敌,并通过国会投票处死了18人。保王党四次刺杀銮披汶都未能成功。
銮披汶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在年废除了古老的国号暹罗,改为泰国。“泰”在泰语中的意思是自由、独立。但是,銮披汶的本意是试图建立大泰族主义,将“万有泰族血统的人”全都联合在“大泰国”之内。虽属华裔,但銮披汶打压华人,推行民族主义。
年12月7日晚上(夏威夷时间为6日),日本大使坪上在使馆内设宴邀请泰国政商名流,泰国内阁及国会要员到场,但銮披汶不在其中。宴会举行到半夜时,坪上突然关闭使馆大门,将泰国的达官显要全都扣留在使馆内,逼迫泰国政府允许其军队进驻本土。
第二天清晨,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向美国宣战。几乎在同一时间,日军第15军团主力越过法属印度与泰国的边境,旨在中南半岛打开一条陆路通道。
銮披汶闻讯赶回曼谷,答应日方要求。銮披汶与日本大使签署了攻守同盟协定。日泰结盟一个月后,泰国对英、美宣战。
泰国为何会倒向日本?
这与銮披汶长期贯彻的民族主义直接相关。泰国是东南亚唯一一个没有被西方殖民的国家。但是,长期以来,上至国王下至民众,都对西方殖民心怀恐惧,对西方技术及文化保有敬畏。如今,与日本为盟,痛击英美,收复被割让中的四个邦,主动征战缅甸,这些让泰国民族情绪爆棚,銮披汶声望鼎盛。
但是两年后,日本战局不利,銮披汶本打算“狡兔三窟”,他跟参谋部长说:“哪一方在战争中溃败,哪一方就是我们的敌人”。
年7月,日本东条英机下台。十多天后,銮披汶被迫辞去了泰国总理和陆军司令职位。国会重新选举了宽·阿派担任总理。日本投降后,銮披汶被捕,被列为甲级战犯。
二战结束后,泰国人对泰国的命运极为不安。最大的恐惧来自盟军的制裁。英国是否会像美国接管日本一样接管泰国?
有趣的是,这时的泰国政府正处在一个权力真空期。
年4月,泰国最高法院将銮披汶无罪释放。6月,拉玛八世意外死亡,年仅19岁的普密蓬·阿杜德继位。这时,自由泰政府把持着泰国的政权。
自由泰政府在关键时刻挽救了泰国。当泰国向美国宣战时,社尼·巴莫等民主党人在美国、英国建立自由泰政府,比里·帕侬荣与国外的自由泰人运动联合,在国内组织地下抗日运动。战后社尼、比里等控制了泰国政权,博取了美英的同情。
但是,自由泰政府缺乏政治经验,刚继位的国王又过于年轻,这给了銮披汶卷土重来的机会。
年11月,銮披汶与沙立·他那叻等军人集团政变成功。为了降低阻力,军人集团开始只让銮披汶担任国防部长,继续让宽担任总理。年春,宽试图修改宪法,以限制军人的权力。这时,军人集团又发动政变,宽下台,銮披汶再次出任总理。
英国原本想严惩泰国和銮披汶,但是冷战救了泰国。冷战爆发后,美国需要一个稳定的泰国和政治强人,稳住中南半岛,以抵制苏联集团南下。銮披汶得以重回政治中心。
但是,军人集团内部发生严重分裂,政变频发。最凶猛的一次是年的海军政变。海军利用一次庆祝活动扣留了銮披汶,以此逼迫銮披汶集团交出权力。但是,海军这招“挟天子”失败了。第二天,沙立不顾銮披汶安全,调集陆军、空军与警察,同海军作战。空军甚至击沉了囚禁銮披汶的“室利·阿育陀耶”号旗舰,銮披汶泅水而逃。这是泰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流血政变,造成了多人死亡。
此次政变后,銮披汶逐渐丧失了政治权力。但是,不甘失败的銮披汶试图另起炉灶重新夺权。他在年推动国会开放党禁,并组建了玛兰卡西自由党。他还在第二年推动国会通过《选举法》,以加强国会权威。銮披汶试图通过玛兰卡西自由党控制下议院。
但是,在年的大选中,銮披汶默许玛兰卡西自由党舞弊和篡改选票。“脏脏的选举”引发了国内骚乱,负责维持秩序的沙立纵容了骚乱。无奈之下,銮披汶扶持海军及左翼军人,并试图与苏联集团联合。这导致美国彻底放弃了銮披汶,并转而扶持沙立。沙立成立极右翼联盟党,发动了一场政变,銮披汶被迫逃亡日本,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泰国走马观花式的政变史上,銮披汶是鲜有能够留下历史印记的政治强人。这位政治强人最大的作用是冲击了曼谷王朝的绝对王权。当政治强人倒下,泰王逐渐回归。
03国王的新衣
继位后的普密蓬·阿杜德(拉玛九世)返回了瑞士继续完成他的学业。这位年轻的新王刚继位就参与了一次重要的政变。
拉玛八世意外死亡,保王派指责民选政府隐瞒国王的死因,在国内掀起风浪。年军人集团乘机发动政变,銮披汶重回政治舞台。这场政变是军人集团与拉玛九世的首次合作。普密蓬在洛桑发电,表示支持这次政变。此次政变摧毁了民选政府,相当于否定了“权力来自人民”的法统性,代表民众利益的自由派势力从此一蹶不振。
普密蓬的第一次出手,是其70年行使王权的一个缩影。民选政府的法统性,是泰王和军人集团的共同威胁。一旦自由派和民选政府抬头,二者便联合打压。自由派和民选政府被打趴下后,二者便相互争斗。
年保王派率先动手,保王派成立的民主党控制着上议院,并通过国会颁布了新宪法。这个宪法规定上议院议会由国王任命,还赋予了上议院拖延立法的权力。国王还有权直接颁布法律,再交由国会讨论。这部宪法被认为是保王宪法。
年11月,就在普密蓬国王重返泰国正式亲政的前几天,銮披汶突然下令解散国会,并且废止了保王宪法。
銮披汶过于老辣,而普密蓬过于稚嫩,国王不是军人的对手。但是,年沙令政变给了普密蓬国王机会。沙令的政变计划预先获得了保王派的赞同,普密蓬国王迅速表态支持沙令。政治观察家沙克·恰拉提那指出:“普密蓬与军方的伙伴关系,就从这时起成为二次大战后泰国历史的主轴。”
沙令及其继任者主导的军政府极为昏庸腐败。沙立在年去世后,家族遗产争斗将他的贪腐账单曝光。他侵吞了国有资产超过一亿四千万美元,控制至少四五家大型公司,还养了几十个情妇。
从60年代开始,政治腐败严重侵蚀了泰国社会,黑帮、毒品、色情、污染泛滥,城市乌烟瘴气,农村极度贫困。
但这给了普密蓬国王翻身的机会。普密蓬国王没有了军权、政权,其唯一可用的便是曼谷王朝延续下来的国王威望。跪久了的泰国民众都有一种期盼明君的思想。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戳中了其中的要害:“如果世上的任何不便,都成为向某些‘救世主’让渡更多权力的理由,那么,自由就会被侵蚀殆尽。”
这时,泰王就是苦难民众心中的救世主。从60年代到80年代,普密蓬国王几乎走遍了泰国的乡野。有些年份,他在乡下待的时间长达半年之久。普密蓬国王跋涉乡野,穿越田间,帮助村民解决问题,这些早已是泰国电视上、报纸上的常见画面。泰王俨然成为泰国民众心中勤政爱民的“明君”。
但是,这位“明君”似乎没能阻止泰国社会沉沦。
年军政府在博他仑省制造了“红桶大屠杀”。军政府逮捕了数以千计的村民,经拷问处死,放进装满汽油的大油桶中焚烧,许多村民还没死就被丢了进去。
年10月,军政府逮捕了十三名学运份子,彻底引爆了泰国民主浪潮。10月13日,走上曼谷街头的示威群众多达50万——这是泰国史上规模最大的游行示威,他们强烈要求军政府下台。
第二天,普密蓬国王出面调解,军政府迫于压力下台。这是泰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民主事件。普密蓬国王的威望也因此达到巅峰,泰王成为了真正拯救民众于水火的明君。
不过,令泰王感到担忧的是,民众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激起了自由派和民选政府的力量。学运、民运人士组成的自由派的政治诉求突破了泰王的底线。他们与保王派、军人集团展开激烈角逐,造成了70年代泰国政局的混乱。年,泰国政法大学学生公然辱骂泰王。泰国保留了《亵渎王室法》,亵渎国王及王室成员将遭严惩。当局随即以某党分子之名制造了大屠杀事件。
大屠杀事件导致民选政府下台,保王派扶持的政权很快又被军人集团发动政变所推翻。经过了混乱的70年代,到了年代,保王派“首席军师”普瑞姆·延素拉暖掌控了局面,维持了八年的执政。
这时的泰王不再是英式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那个威而不强的国家吉祥物。泰王有三大力量:一是《亵渎王室法》保护的“明君”威望;二是保王党控制的上议院以及扶持的亲王政府;三是数以亿计的王室资产。王室财团是泰国最大的公司集团,资产包括大量的土地所有权、泰国商业银行及几百家公司。在80年代泰国政治力量中,泰王及保王党第一,军人集团第二,自由派第三。
从80年代开始,伴随着欧美技术迁移,出口导向的泰国经济迎来了持续高增长。旅游、农产品出口、电子工业及汽车产业快速兴起。泰国也被誉为亚洲四小虎之首。但这波经济繁荣掩盖着一个个官僚资本主义集团。
普瑞姆因官僚巨额贪腐案频发引发民众不满,不得不在年辞去总理职务。他的继任者依然没有改变现状。
年苏钦达领导军人集团发动政变,并草拟了新宪法,试图以宪法巩固军人政治。11月19日,7万多民众走上街头抗议新宪法。这次运动的主力军是中产阶级。当时的民调显示,在31万受访中98.8%的人反对新宪法。
但是在第二年的国会大选中,军人集团获得多数席位,苏钦达出任总理,并将一些“问题官员”纳入内阁。泰国中产阶级极为愤怒,20万人涌上街头,并与警方发生正面冲突。警方甚至开枪,打死了几名示威者。但是,示威群众更加愤怒,他们点燃了公共汽车和政府大楼。军队向3万多群众开火,造成三十多人死亡,逮捕了几千名群众。
泰国已陷入“黑色五月风暴”,这时很多人都在等待一位扭转乾坤的老人出手。
年5月20年,上午九点三十分,泰国电视播出一则新闻。画面中,普密蓬国王身穿暗色西装,坐在一张沙发上,两个人先匍匐在国王脚边,之后毕恭毕敬地跪在地上,听着国王说教。其中一个是苏钦达,另一位是群众示威的领袖占隆。
这则新闻很快被世界各国电视台转播,而泰国的政局危机也就此化解。
泰王第二次挽救国家于危难,就连西方媒体也对普密蓬国王的政治威望及公正无私的立场赞不绝口。
危机之时,国王是政治的最后仲裁者,似乎成为了泰国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则。从此事件后,不仅是农民、底层民众,就连城市中产,也将普密蓬国王视为泰国的守护神,视为对抗军人和大资本家的民主象征。
神话又一次战胜了现实,但又一次掩盖了问题,拖延了矛盾。泰国民众很清楚,如果不能维护国会的法统性,泰国的政变永远不会停歇。但是,泰王的干预与调停,压制了民众宪政改革的期望。普密蓬国王对此事件发表演说称:“妥协与团结,比运用从外国进口的民主观念、创一部理想的宪法更为重要。”
作为泰国政治的最后仲裁者,普密蓬国王已经将国家的法统性据为己有。在君权学说中,国王法统性最高源于神秘主义,即君权神授。在这个信奉佛教的国度,几乎每个泰国家庭都将普密蓬国王的画像奉为神明。国王等同于国家,等同于民族,等同于神明。反对保王派,就等于反对国王,就等于反对泰国。这就是神秘主义的统治力,也是国王的新衣。
《亵渎王室法》是国王法统性的一道保护盾。它给泰国社会制造了一个沉默的黑洞和鼓噪的舞台,扭曲了泰国的历史叙事和现实政治。国王对“亵渎”的理解,囊括三个层次:含沙射影、腹诽和不鼓掌就是犯罪。一位专栏作家写了一句:“在这块盲人的土地,独眼人是国王”,结果被判刑四年(普密蓬国王因车祸右眼失明)。泰国的小学教科书教导每个学生:“自古以来,泰国国王就都是忧国忧民、爱民如子的贤君……我们因此应该永远崇敬王室。”
普密蓬勤政近七十载,可谓盛装加身,他给国王确立了一个圣君神明的法统性。继承人能否延续这一法统性?
04泰国的前途
事实上,普密蓬国王一直为继承人问题苦恼。老国王唯一的儿子玛哈·哇集拉隆功是王储,但其极为昏庸。老国王的女儿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公主精明能干,是女王储,也有王位继承权。在普密蓬晚年,几乎所有的泰国政治力量都卷入了继承人争夺战中。这也导致了泰国王室的分化。保王派的旧部支持女王储,国王分居20年的王后及新势力则支持王储。老国王内心上支持王储,但恨其不成器,担心十世而亡,迟迟不敢退位。
他信也加入了这场继承人争夺战。他信出身于华裔富商家庭,他成立了泰爱泰党,并在年国会大选中大获全胜。他信是泰国史上最深得民意的民选总统。
如何理解他信的崛起?
他信的成功,是泰国王权政治“苟延残喘”的结果。
自年普密蓬国王调停后,泰国十多年都没有发生过军事政变。在国王的权力平衡下,军人集团与保王派达成了持久的默契。经济延续着80年代的涨势,但没有人意识到泰国经济正处于崩溃的边缘。
年7月,泰铢暴跌,金融危机爆发。很多人将这场经济危机归咎于泰国过度开放的金融政策,但极少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