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经济70年亚洲金融危机保卫战亲历
亚洲金融危机保卫战
年亚洲金融危机首起于泰铢大幅贬值,之后迅速蔓延至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造成各主要货币大幅贬值,同时各地股市恐慌性下跌,继而冲击实体经济,造成大量失业甚至是政治动荡。其间,香港一度也成为国际金融大鳄的攻击对象,但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支撑,最终顶住压力,香港金融市场得以稳定。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作出人民币不贬值承诺,提振了东南亚各地区的信心,防止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在本次危机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由于中国政府的审时度势,在危机发生前后实行的各种政策措施,保证了中国金融和经济的稳定运行,客观上对亚洲乃至世界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年8月28日,恒指期货合约结算日,香港特区政府投入巨额资金,与国际炒家展开将近一年的“金融保卫战”,终在当天收盘钟声响起那一刻,宣告获胜。(新华社)
香港金融保卫战:港府对决索罗斯
年7月1日,随着中国国旗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上空升起,时隔百年之后,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就在全世界都聚焦这一历史盛况时,一位资本大鳄同样也将目光投向了这里。在他精心设计的作战地图上,香港被选作了收官之地。
这个人就是索罗斯,就在香港回归的第二天,一场预谋已久的风暴首先袭击了泰国。
索罗斯横扫亚洲引发金融危机
年7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突然宣布,放弃实行多年的固定汇率制度。消息一出,泰铢对美元汇率当日狂泄20%。持续了4个月的泰铢保卫战宣告失败。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把泰国经济一下子砸到了谷底,也在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掀起了滔天巨浪。
7月11日,菲律宾央行在4次加息无效的情况下,宣布允许菲律宾比索在更大幅度内波动,一时间,比索大幅贬值。
紧接着,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马来西亚货币)的努力。一夜之间,马来西亚排名前12位的富翁,仅在股票市场就损失了亿美元。
8月14日,印尼中央银行宣布取消卢比(印尼货币)汇率的波动幅度限制,卢比汇率就如同开闸之水,狂泄到历史最低点。
彼时的香港还未曾意识到危机的逼近。作为全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和亚洲第二大股票交易市场,当时的香港各大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共有近万亿美元的境外资产,占全球的8%。香港股市“晴雨表”的恒生指数正在一路高歌猛进。年8月14日,恒生指数一路冲高到点。
年10月,国际炒家首次冲击了香港金融市场,10月21日、22日香港恒生指数连续两天大幅下挫9%,累计跌幅近点;23日,恒生指数报收于.3点,跌幅超过10%。
面对国际炒家的来势汹汹,时任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最初选择了用“拉高利率,抽高息口”来应对。一边买入炒家抛售的港币,同时抽紧银根,收紧向香港各银行发放的贷款,拉高拆借成本。这一招在被金管局拿来对付国际炒家时曾经屡屡奏效。任志刚也因此得了个称谓:“任一招”。
为了避免港元受到狙击,抬高投机成本,香港金管局宣布,将不再采用6.25%的官方贴现率向那些借款过多的银行提供资金,而是要根据情况以惩罚性的利率来调整资金。这一决定导致银行同业市场利率骤升,一度飙升至%。
时任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在会见媒体时表示,维持联系汇率是港府首要目标,为了这一目标而导致利息飙升,实属无可避免,并强调港元目前已是处于历史最强水平。
“任一招”这次并没有成功抵挡住索罗斯做空港币的攻势。11月以后,恒生指数一路狂泄,到年8月,一度创下了点的低点;香港房地产价格暴跌了将近50%。香港面临开埠以来最沉重的打击,也迎来了香港金融发展史上的危机时刻。
中央支持香港政府出手救市
当时,国务院政策研究室派出了一个5人的官方考察团。团长为时任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司长李晓西,团员包括时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易纲、南方证券党委副书记牛仁亮以及鄂志寰。
考察团主要到访了当时遭受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几个国家和地区。在索罗斯大举进攻香港金融市场的时候,鄂志寰也在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