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贬值故技重施只会砸了自己的脚
证券时报记者魏书光
俄乌冲突的最大损失者是谁?有人打趣说是日本汇率。自俄乌冲突发生的2月24日至今,不足4个月时间,日本汇率从到跌破,贬值17%,在世界主要货币中贬值幅度最大,出乎所有人意料。那么,如此“恶性贬值”的日元,会给亚洲特别是中国带来多大的冲击?
有人说,大幅贬值的日货会使中国出口商品相对贵了,会影响中国出口,而现在中国需要强劲出口来提升经济,所以对中国经济是不利的。比如“金砖之父”奥尼尔警告,如果日元跌破,亚洲金融危机可能重演。
这一观点颇有点代表性,也确实有前车之鉴。日元汇率是日本出口导向战略的关键环节,也是影响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年,日本年签订广场协议后,日元汇率年均上升5%以上,一直到年4月份达到80日元兑1美元的历史高位。
随后年起,日本试图通过日元贬值来刺激国内经济的回升,日元开始大幅贬值,到年7月泰铢放弃盯住美元触发亚洲主要货币(除人民币)相继贬值,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其间亚洲各国货币均出现贬值,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平均贬值近28.5%,日本汇率一度低至1美元兑换日元。
受益于当时的大幅贬值,日本出现近14万亿日元的巨额贸易顺差,并通过对银行海外贷款的撤回导致了亚洲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尝到甜头的日本,随后多次刻意主导贬值,年和年都进行过大幅贬值。今年日本大幅贬值的力度,比年和年都大,有点接近年,很有可能再次将汇率推动到关口。
有人就刻舟求剑地认为历史重演。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年至今的24年间,主导亚洲经济的国家已然发生了巨变,中国和日本的角色早已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当年作为亚洲经济领头羊的日本GDP是中国的4倍,现在亚洲经济龙头的中国GDP是日本的3.5倍。
今天的日本,仍然是域外大国的附庸,无力推动深层次改革,仍然严重依赖出口导向型战略。在这种背景之下,当前的日元贬值“故技重施”,只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收益必定递减,除了让自身经济规模日益萎缩,加大国内通胀压力外,还将加大资本的进一步外逃,让日本经济进一步跌落谷底。
年,中国承诺不贬值,人民币名义汇率从贬值到稳定,出乎绝大多数人意料。今天,中国经济体量进一步增大,强大的供应链优势不断凸显,在美元走强背景下,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仍能保持升值态势,出口持续高景气。可以预见,只要中国保持经济稳定向好的趋势,人民币汇率就会继续成为亚洲货币乃至世界货币的“稳定器”,会吸引更多资金流入中国。来源:证券时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