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81亿包方便面,一年狂赚162亿的魏

白癜风用什么药物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9/5943327.html

帅狗黑皮

编辑

浮渔说娱

年,魏应州年产81亿包方便面,占据全球43.3%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方便面市场当之无愧的霸主。

不仅如此,魏应州还占据了全国53.6%的茶饮料市场,12.7%的矿泉水市场,22.2%的饼干市场。

可以说在食品行业内,国内已经鲜有人能够与魏应州抗衡。

然而谁能想到,如今短短16年过去,魏应州先是丢了台湾市场,后又丢掉大部分矿泉水市场,营销额一夜间暴跌47%。

从行业霸主到接连丢失“阵地”,魏应州到底走错了哪一步?

其中又发生了哪些事情?

1、

魏应州出生于年,祖籍在福建龙岩的黄竹村,属于地地道道的客家人。

早些年的时候,他的曾祖父魏建便开始做烟草生意,稀里糊涂地就跑到了台北彰化。

开始的时候,魏建只是想着这点钱就回家,谁能想到后来却已经回不了家。

没办法一大家子人只能安心在台北定居下来。

等到魏应州兄弟四人出生后,脑海里已经没有关于福建老家的印象了。

但魏应州知道,自己的曾祖父与爷爷一直想要再回老家看一眼。

甚至还特意让魏应州的二伯辗转回到福建龙岩,帮忙打理着家里的祖宅。

用老一辈人的话来说就是:“落叶归根、游子归乡,终究还是要回去的。”

这件事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魏应州。

年前后,随着魏应州渐渐长大,慢慢也开始接手家里“顶新油脂”的事业。

也正是这个时候魏应州才知道,家里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阔绰。

当时“顶新油脂”账面上共有万新台币的账目,但光是负债就已经超过了万。

说一句资不抵债都是轻的。

没办法,魏应州带着三个弟弟开始四处奔走,扩充销售渠道。

此举虽然极大地缓解了公司的债务危机,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顶新油脂”的销量迟迟升不上去。

这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顶新油脂”虽然年就成了,也算是台北老牌企业,但经营范围也仅仅只局限于台北地区而已。

魏应州倒不是不想去其他地区经营,而是因为其他地区的市场基本都被同行占据了,外人根本挤不进去。

简单来说就是,市场份额就这么大,任你有通天本事也玩不出花来。

这个时候魏应州已经意识到,守着台北市场这一亩三分地是不行了,想要挣钱,就只能将目光投放到更宽阔的地方。

而很快,一个机会就摆在了魏应州面前。

年的时候,台湾商业环境发生变化,陆续有商人开始与内地通商。

在最开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小商小贩,大企业的老板多多少少都有些顾虑。

但魏应州没有这个顾虑。

一来是“顶新油脂”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急需要新的销路才能生存。

二来是曾祖父临终前便一直想要回到福建老家看看,如今有了机会,说什么也不能错过。

就这样,魏应州带着三个弟弟一路北上,准备开拓内地市场。

2、

离开台北之后的魏应州兄弟四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回福建老家看一眼。

不过四人只是简简单单与二伯交流了一番,便匆匆离开。

如果是“衣锦还乡”,那自然是要多高调有多高调,恨不得全村人一起来沾沾喜气。

但在低谷的时候,大家普遍还是不愿意回到家乡的,即便是不得不回,也恨不得没人看见。

魏应州几人此刻就是这种心情。

不过于二伯的交流也并非全无用处,至少魏应州得知,当下国内处于风口的城市,当属北京。

于是魏应州兄弟四人又匆匆踏上了北上北京的火车。

并且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在年成立了“顶好制油公司”。

只可惜魏应州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北京确实是当前国内商业最繁华的城市,但这一点也不是什么绝密的消息,反而是大多数的人共识。

此时的北京,经历了前后两次“下海潮”,商业非常繁荣,各种手工艺人到处都是。

甚至还有许多手艺人,纷纷成立了家庭制油工坊,在小范围内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而魏应州兄弟成立的“顶好制油公司”,论影响力,不如北京老牌公司;论价格,有比不过这些家庭小作坊。

可谓是一点竞争优势都没有。

而且最重要的还是,魏应州兄弟四人作为“外来者”,根本难以把控商业大环境的趋势。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年的南下风潮。

其实早在年的时候,海南的热度就一直很高,许多眼光卓越之辈已经能够看到海南的市场,并开始着手布局。

如果魏应州兄弟四人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抢先一步抢占海南市场的话,未尝扶摇直上成为国内一线企业。

只可惜魏应州在与二伯交谈之后,将生意市场放在了更为稳妥的北京市场。

到了年,海南市场彻底火爆的时候,魏应州兄弟几人已经将大部分精力、时间、财力都放在了北京市场,根本无力开拓第二市场。

然而等到年,魏应州兄弟四人准备好一切,终于能够腾出手的时候,海南市场的热度已经完全降了下来。

这一系列的操作,可谓是一步慢于人后,步步慢于人后。

而魏应州的这种“慢”,还不仅仅体现在这一件事情上,之后的深圳鼓励港澳台商建厂、浦东发展等机遇,魏应州兄弟都完美地错过了。

可以说也正是因为这种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迟钝,以及处处慢于人后的反应,导致魏应州兄弟四人在内地前期发展相当不顺利。

光是破产的公司,前后加起来就有三家。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

毕竟很多市场变化,就算是长期居住的本地人都难以察觉,更何况是许久没有回家的魏应州兄弟。

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很快便又有一个机会摆在了魏应州兄弟的面前。

时间转眼到了年,这一年国内商业环境再次发生变化。

各地开始鼓励高学历知识分子“下海”,鼓励以技术与实业,打破国外封锁,带动各地经济发展。

许多后来著名的企业家、实业家,都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起步的。

这次魏应州敏锐地捕捉到了机会,认为此时正是发展实业公司最好的时机。

他说服了弟弟们,一起来到天津成立“顶益”公司,专门从事方便面的生产与销售。

过于为什么会想起来要做方便面,业内一直流传着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魏应州某一次坐火车,听到了售卖员在叫卖“啤酒饮料矿泉水,火腿瓜子花生米”。

魏应州听到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没有方便面?

结果一问才知道,当前内地还没有方便面的生产商,于是便动了开办方便面厂的想法。

这种说法戏剧性更强,似乎也非常合理。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方便面本身就是台湾本地美食的变种,所以魏应州才会想到生产方便面。

这种说法的最大佐证在于,方便面的发明者吴百福,本身就是台湾人。

只不过吴百福是在日本的时候,看到妻子做饭的过程,才诞生了发明方便面的灵感。

至于到底是不是受到台湾本地美食的影响,这就不得而知了。

这种说法更加理性一些,似乎更加具有论述性。

不过由于魏应州本人并没有对此做出过解释,所以目前并无法洞悉他当时的想法。

但不管怎么说,魏应州总算是抓住了年的这一次机会。

并且在生产出第一款“康师傅红烧牛肉方便面”之后,“康师傅”凭借独特的口感、平民的价格,迅速在全国流行开来。

魏应州的“顶益”自然也不会错过这次机会,当即加大投入,扩大生产线。

至此,“康师傅”一度成为国内方便面的代名词,魏应州兄弟四人总算是在内地食品行业站稳脚跟。

3、

魏应州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积累起来巨额的财富。

不仅将原本“顶新公司”所欠的债务完全偿还,还有余力扩张新的产业。

这个时候,魏应州将目光投放到了矿泉水等饮品之上。

此时国内最大的饮品公司当属宗庆后的“娃哈哈”,并且“娃哈哈”绝对算得上是占据了行业的霸主地位,其他人根本就挤不进去。

正常来说,在一个行业明显已经拥有领头人的时候,强行挤进去的下场往往不会太好。

但是魏应州却有着自己的想法。

在魏应州看来,国内瓶装水的市场是广阔的,但凭“娃哈哈”一家根本不可能完全占据。

此外,魏应州还有一个自己独有的优势,那就是此刻“康师傅”的这个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即便跨界很容易产生品牌效应。

于是在年的时候,魏应州正式在天津成立了“顶津”公司,专门从事饮品的开发与生产。

事实证明,魏应州的决断是正确的。

当消费者看到“康师傅矿泉水”与“康师傅方便面”摆在一起的时候,购买的欲望将极大增加。

甚至在一段内,“康师傅矿泉水”与“娃哈哈矿泉水”平风秋色,不相上下。

趁着这股势头,魏应州干脆携“顶益”在香港上市,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融资。

也正是凭借着这一笔融资,魏应州在同年顺利并购“德克士”公司,顺势进入快餐行业。

可以说整个年,都是魏应州的丰收之年。

或许魏应州也是觉得自己事业有成,终于可以回报家乡了。

在年的时候,魏应州四兄弟以“魏氏家族”的名义,捐给家乡古竹乡一百万,用于三所小学的校舍建设。

其中就包含魏应州老家黄竹村的“黄竹烟小学”。

不过因为事业忙碌的原因,魏应州遗憾的缺席了校舍落成活动,只能由弟弟魏应交代为参加。

但不管怎么说,魏应州这种心系家乡的行为,在当地受到了不小的赞誉。

转眼到了年,亚洲金融危机突然爆发,东南亚各国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泰国,泰铢汇率更是直线走低,导致外汇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之后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内,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过的货币开始出现大浮动的波动,甚至部分国家干脆已经破罐子破摔,任由情况恶化。

国内人民币倒是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港币与新台币皆受到冲击。

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台湾市场作为魏应州的大本营,在大环境如此恶化的情况下,他也难以置身事外。

好在这些年魏应州已经有意识将产业的中心挪到内地,再加上“康师傅”主营市场也在内地的原因。

所以“顶新公司”也算是受到影响比较小。

但这却让魏应州产生了很强烈的危机意识。

这次是运气好,那么下次呢?谁能保证自己每次运气都这么好。

公司的发展往往只需要一次失误,就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将公司的发展局限于一地,那么危机来临的时候,将很难有翻盘的机会。

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魏应州便已经开始谋划国际市场。

当然,因为此时还处于金融危机之中的缘故,国际上的大部分公司都选择收缩产业,根本没人愿意顶着风头“乱来”。

所以魏应州的这个谋划,目前也只是想想而已。

不过这段时间魏应州也没有闲着,进一步阔成了产业下游的销售渠道。

在年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魏应州有跑到上海成立“乐购”公司,进军仓储行业。

然后有成立“顶通”公司,专门从事物流行业。

魏应州还怕不太保险,还并购了“味全”公司,进军连锁超市行业。

至此,魏应州打通了产品从储存到运输,再到最后零售的全部渠道。

当时公司许多骨干都觉得魏应州有些乱来。

觉得本来自家就遭灾了,魏应州还拿着钱到处“霍霍”。

但魏应州却又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场危机又不是自己一个人受到影响,大家都受影响就等于大家都不受影响。

而且正是因为还处于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所以很多的工厂、老板迫切想要出售产业,这也给了魏应州以低价买入的机会。

正是由于魏应州的这些策略,导致“顶新”完成上下游产业的贯通,在年的时候成功转亏为盈,并迅速抢占市场。

到了年,魏应州将“顶益”公司正式改名为“康师傅控股”,并在进军台湾市场。

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康师傅方便面”便占据了台湾21%的市场份额,成为台湾最大的两家方便面品牌之一。

至于另外一家,则是台湾本地方便面公司“统一”。

截止到年12月底,魏应州的“康师傅方便面”全年销售量81亿包,占据了43.3%的市场份额。

这个销售量,就算是把第2名到第5名的产量都家里来,也依旧比不过他。

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康师傅”,是全球当之无愧的方便面生产销售厂商。

不仅如此,“康师傅矿泉水”也占据了12.7%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内销售量第二的品牌。

甚至就连先前不太受重视的“康师傅茶饮料”,也不声不响的占据了国内53.6%的市场,一举击败“娃哈哈”、“农夫山泉”成为国内茶饮料行业的霸主。

“康师傅”在魏应州的率领下,可谓是多点开花,在各个领域博得头筹,成为国内食品行业数一数二的名企。

到后来,“康师傅”已经是坐拥40座生产基地,条完整生产线。

光是一年的营收就高达24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在亿左右。

魏应州个人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达到了54亿。

可以说,此时的魏应州已经算是功成名就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魏应州的“顶新”开始接连出现问题。

先是在年的时候,“顶新”台湾的总部被调查,弟弟魏应充也因此卷入官司之中。

虽然在同年11月的时候,最后法院判决魏应充无罪被释放,但是这么长时间的折腾,“顶新”的声誉却被彻底摧毁。

无奈之下,魏应州在年10月的时候便宣布,“顶新”集团将全面退出在台湾的业务。

前脚刚宣布,后脚人就被放出来,这一点也成了到现在还存在的争议点。

如果仅此而已,那么“顶新”在魏应州的率领下,还是存在翻盘的机会。

但是在年1月1日的时候,魏应州却突然高调宣布退位,将集团董事长的位置让给了自己的弟弟。

失去了领头人的掌舵之后,无论是“顶新”还是“康师傅”,产量都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再加上年3.15晚会上,所爆出的“土坑酸菜”事件,彻底让“康师傅”沦为众矢之的。

再加上一元矿泉水退出市场,小瓶“康师傅矿泉水”几乎绝迹。

根据最新统计,“康师傅”光是年上半年的营收,就同比往年要下滑了47%,可谓是损失惨重。

从当年背负巨债到内地闯荡,到如今一步步成为食品行业的龙头。

魏应州靠着就是敢打敢拼个的勇气,与兄弟齐心的团结。

但魏应州丢掉台湾市场,也是从弟弟魏应充被查开始。

甚至“康师傅”越是从魏应州退居幕后之后,才开始慢慢走向没落。

只能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不能要求兄弟们全部都优秀,但是却应该将兄弟摆在正确的位置上。

用人,也是家族企业总应该学习的一门艺术。

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48小时与我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98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